简介: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光明、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为认知的客体,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以爱住其心,以无爱住其心,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空性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 《金刚经》(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梵文名称修改)')于公元前494年间,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英国国家图书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 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 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 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 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罗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8] 经文解析昭明分品鸠摩罗什译本(全文5164字)中,梁昭明太子将《金刚经》分作三十二品(章),并以副标题加以注解。 本经缘起一切的烦恼和痛苦都跟物质和精神有关系,尤其是跟心灵和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空第一”的佛之大弟子须菩提尊者向佛祖请教问题,如何调整与掌控这颗心呢? 修行渐次众生与修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众生执着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轮回不断,而修行者能于佛法中逐步领悟并离四相,直至证悟原始佛性。 执着四相执我相:因我执、贪爱执着而有自我意识、肉身的表相,进而众生做凡事都以我为出发点。 执人相:因有我相,透过五官受外在境界影响于“识田”中映射出人的表相,进而产生七情六欲等变化。 执众生相:因执有人相,因意识、观念、共业相投,产生团体如家庭、国家、政府、星球等,聚合而居,众生个体之间有复杂的因缘交错(执着人相、众生相者,为法执,意即对一切相对变化映射有所执着:我与人、好与坏、善良与邪恶、大与小、黑与白、无明与解脱、烦恼与佛法等)。 执寿者相:举凡意识、肉体、四大元素等,皆由因缘所生而不断生灭,可推至前无始无明与后无始无明,永无止尽(执着寿者相,为空执,意即陷于任何种类的相对变化里于前无始无明与后无始无明之间,无法遁脱因缘假合之有寿之相)。 摒离四相佛祖对弟子须菩提的开示就是:菩萨、大菩萨们要想获得身心安宁,首先要修福、度无量无边众生,虽然救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心中不能存留我度了众生的概念。也就是说,菩萨要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没有去除,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无相修行佛陀提到了自己往昔修行忍辱波罗蜜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故事。忍辱仙人被节节支解,亦即千刀万剐而能忍辱成功,关键是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要破除四相及一切相,就要明了相状或名相的本质是空无所有。佛说:“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再如代表智慧的般若波罗蜜(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以此类推,诸如持戒、精进、禅定,皆是名相,只有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能真正地持戒、精进、禅定。 信者广在须菩提担心未来的众生不会相信这种深法,佛祖回应道:“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就是如来灭后五百年,还会有人相信这种说法。这些人自然不是寻常人,也不是亲近过几位佛的人,而是在无量佛前种了善根的人,他们已经破除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没有破除四相但相信此经的人,对此经半信半疑而仍在试图理解的人,或者虽然不明白经意却仍然喜欢读诵的人,甚至只是听人说过此经的名字而生起一念恭敬心的人,他们所种的善根已经非常深厚了。 非法无得不但要破除四相,否定俗人眼中的“佛”,还要否定佛所说的“法”,以及佛所证到的“法”。佛问须菩提,“我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所证的‘法’么?”须菩提明白佛的用意,所以按照佛的说法进行了否定:“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佛进一步询问:“须菩提啊,你告诉我,如来当年在燃灯佛的时候,是否证到了‘法’?”须菩提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世尊,您当年在燃灯佛位所,就‘法’而言,实际并无所得。“ 持诵功德《金刚经》经本佛祖说:“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粒变成一条恒河,这么多条恒河的沙粒多不多呢?”须菩提答道:“光一条恒河的沙粒变成的恒河就无数可计了,何况这么多条恒河的沙粒呢!”这时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恒河的沙粒,每一粒再变成三千大千世界,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用珍贵的七种宝贝装满这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然后用这些珍宝去作布施,那他(她)得的福德多不多呢?”毋庸置疑,多得无法形容了。佛进一步讲:“若善男子、善女人,即使能够理解、接受本经中的四句偈诗,然后给别人解释,那么他(她)得到的福德,比布施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珍宝的人得到的福德还要多。” 乐极涕泣须菩提彻底理解了佛所讲的甚深涵义,这种契入经藏所带来的欢乐使这位长者老泪纵横,以致在佛祖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师兄弟面前丧失常态,忍不住哭泣起来,可见就是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长者来说,也被深刻地明白了佛说的甚深妙义而感到由衷喜悦。由此看来,对佛法的无上妙义,重要的还是要悟解、契入,这要以长期修行六度为前提,只能是日积月累、水到渠成,任何的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都会无济于事,甚或会适得其反。 词语解析1、金刚:指金刚石,喻坚利之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世间智慧高深得多)。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于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常道也,贯摄也,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 5、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惠能为代表) 6、渐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次第渐修,方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及辩论法相的典籍)。 【如是我闻一时】 佛告阿难,结集时必以此数字冠诸经之首,如是者,表佛说皆如,所谓诸法如义,我闻是阿难自称,以凭信实也。一时,言说法时也,佛说般若经六百卷,凡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计九会放光,是光即智慧光。见是光者,皆得无上菩提,佛说此甚深经,独不放光,以显平等无相智光而众不见也。 【舍卫国】 国名,在东天竺,有九亿家,其国多智慧人,其王即波斯匿王。 【祇树给孤独园】 时舍卫国王太子祇陀有园,其地平正多树,宜建精舍。有大臣名须达者,家巨万,好给济孤独,期买以供佛,太子戏云:卿若以黄金布地,令无空间,便当相与。须达如约布金,太子感其诚,即语须达云:园属卿,树属我,我自为佛造宝门楼也。此园地广十里,谓祇陀施树,给孤独施园,故得此名。 【凡所有相】 言一切的一切,不但是身相,连山河大地,形形色色诸相,以至心中妄念所起诸法,都属诸相,都是生灭幻景,非有实体,不名实相也。 【供养承事】 以四事供奉而事也。 【诸法如义】 真如者,即诸法通义,以真如是佛故,如来即是实性真如之异名,本自不生,本自不灭,以无颠倒,故名实性,以无改变,故名真如。 【大身】 以体大故名,又烦恼障所知障二障已无,故名圆具身,即是具足法身也。此有二义:一者真如之性,遍一切境而不异,一切众生,咸共有故;二者功德大,谓修行功德,不可思议,与大体相应,故名大身也。即非大身者,言无妄想分别之身,不见其身,安有于大。是名大身者,指佛三身言也。 【通达无我法者】 无我法有二种:一是众生所有法。一是菩萨所有法,若能自智信者,通达一切法无性,不但离人我,且离法我,是真无相无住,是真菩萨。 【慧眼】 二乘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慧眼直缘空) 【法眼】 菩萨度众,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法眼唯观俗) 【佛眼】 具备前四眼即佛眼也。(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普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 【心不可得】 以心必依境而起法,前境若空,心依何处,法又安立,故云不可得,非同木石之无心也。 【一切有为法】 共有九喻:一见如星;二相如翳;三识如灯;四器界如幻;五身如露;六受用如泡;七过去如梦;八如电;九未来如云。 【比丘比丘尼】 出家男女二众也。 【优婆塞优婆夷】 在家修行男女二众也。 著名偈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逻辑分析鸠摩罗什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6]译本中有大量的类似于“如来说XX,即非XX,是名XX”的文字,如“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等。佛之慧眼,能看清超越实相与非相的真理。“既是实相,亦是非相;既非实相,亦非非相”,想要看清超越实相与非相的真理,先要有一个大乘正宗的境界,那就是要有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大发心或大志气。没有这个大乘正宗的大心量或大志气,只是在语言文字上推理,难以真正了解其意义。 这些文字是《金刚经》的一个重要立论:即所有的东西,都只是名相而已。这种立论被称为《金刚经》的三段论,以阐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不二哲理。 历史价值《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的文字简洁,稍微有点文言文基础的人都可从文字上读懂此书,只是有时需要了解一些佛教里的术语及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佛教术语等。但由于该经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通过简单的文字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经作注讲解。当代也有许多大师讲解和注解此经,其文字更便于当代人理解。但无论哪位大师的注解都会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意识的成份,只能帮助理解,而不要机械地当做经的本意。只有真实修证的圣者,才能体悟和传授金刚经的真实思想。比较公认的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因金刚经而开悟,在其弟子整理的《六祖坛经》中,处处闪耀着《金刚经》思想的光辉。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我们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不论何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从金刚经中得到裨益。但前提是首先要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思想与精神。这样才不会被宗教的形式蒙蔽住智慧的光芒,才能让思想从固有的囹圄中解放出来,见到世界的真相。 论注疏在印度,无着、世亲菩萨著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及释,功德施也有注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传世。大正藏中,收有世亲弟子金刚仙菩萨着的《金刚仙论》,但其真实性受到质疑。 佚名 《金刚般若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第二十五部·第1510卷A 隋 达摩笈多 《金刚般若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第二十五部·第1510卷B 元魏 菩提流支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第二十五部·第1511卷 无着、世亲造 元魏 菩提流支 《金刚仙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第二十五部·第1512卷 金刚仙造 唐 义净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释经论部·毗昙部·第二十五部·第1513卷 唐 义净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释经论部·毗昙部·第二十五部·第1514卷 唐 地婆诃罗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第二十五部·第1515卷 隋 智顗 《金刚般若经疏》 经疏部·第三十三部·第1698卷 隋 吉藏 《金刚般若疏》 经疏部·第三十三部·第1699卷 唐 窥基 《金刚般若经赞述》 经疏部·第三十三部·第1700卷 唐 宗密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经疏部·第三十三部·第1701卷 由宋朝子璇治定 宋 子璇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经疏部·第三十三部·第1702卷 明 宗泐、王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经疏部·第三十三部·第1703卷 唐 智俨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经疏部·第三十三部·第1704卷 唐 窥基 《金刚般若论会释》 律疏部·论疏部·第四十部·第1816卷 日本 空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题》 第五十七部·第2201卷 在中国,由于金刚经流传很广,所以各个时代、各个宗派都有对它的注疏传世。最早由僧肇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随后三论宗吉藏有《金刚般若疏》;天台宗智顗有《金刚般若经疏》;华严宗智俨有《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唯识宗窥基有 《金刚般若经赞述》、《金刚般若论会释》;禅宗祖师惠能相传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传世,而后宗密作《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以上各注疏都被收入《大正藏》内。此后明清历代高僧,如真可、藕益也有注疏流传,进入近现代后,太虚、慈舟、印顺、圆瑛等也有相关的论述和讲记。译本《金刚经》梵文本在中国、日本、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中国吐鲁番等地并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译本出土。此经传入西方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1837年修弥笃根据藏译首次译成德文,1881年马克斯·缪勒将汉文、日文及藏文译本加以校订,译成英文,收入《东方圣书》第49卷。1957年爱德华·康芝又再次译成英文,收入《罗马东方丛书》第8卷。达尔杜根根据梵文并对照中国满文译本,译为法文。日本宇井伯寿、中村元等曾多次译成日文。 现代意义《金刚经》是金刚藏菩萨常诵经文。修行《金刚经》,是使世人不执着。要做到不住,先要有般若正观的基础,认识到世间的缘起、无自性、空、幻化有。因为世人对诸法有真实观察,所以不容易被世间假相迷惑。金刚经告诉世人:在度生时,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能广度无量众生;布施时,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才能成就无限布施。经曰:"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又曰:"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不住相修行,能够消除世人心灵负担,使其拥有独立之心,使世人减少无谓妄念,使世人解脱烦恼,使世人明白宇宙人生真实。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