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谱歌诀


【正文】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校勘〕
  (1)正文依〔姚本〕《太极拳讲义》
  (2)〔炎本〕〔寿本〕题作《太极拳经歌诀》
  (3)〔赵本〕“胃音开劲”作“威音开劲”。
  〔诠释〕
  此为身法歌诀。所谓身法,乃身体主导权衡拳势动态之组织法则。其关键为端正,自然、顺舒、灵动。为符合此四原则,武禹襄提出了《身法八要》。即“涵 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而李亦畲传抄的《各势白话歌》一开场就是四句歌咏:“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 势,涵胸拔背落自然。”简洁明了地注释了武之《身法八要》。而杨澄甫《身法十要》则为:“提起精神,虚灵顶劲,松肩沉肘,气沉丹田,手与肩平,膝与胯平, 尻道上提,尾闾中正,内外相合。”提法略有不同,而实质则一,法门不二。而本歌决是为身法之大要。
  所谓“贯顶”是虚领顶劲,即提顶,或称“顶头悬”。太极拳要求“四平”,即“心平、眼平、顶平、肩平”。心平则气正,眼平则意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 身正。顶劲的要求,就是通过心、眼、顶、肩的顺序,在其四平的基础上,头顶百会穴虚虚领起,若有若无,如临虚空而神贯于顶,处于勿忘勿助的虚领状态。
  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藏脑髓,为清虚之地,乃元神之府,周身之主,全身之纲领,五官百骸莫不本此为向背。百会朝天,天门洞开,此方寸之地的虚 领,可提纲挈领竖路线,提举一身阳气,而致元神“天根月窟常来往”,机气通畅,浩气流行,达到炼气化神之成功。正如陈鑫所说:“周身精神全系于顶,故顶劲 起来,是在似有似无之间。”自可免除太极拳板滞之病,而带来一片灵动,一派生机,正如诗之歌咏:“一片机灵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 澄清出太和。”
  所谓“顺项”就是颈项松竖,寓意向上,顺势随转,以应各方,与虚领顶劲、含胸拔背等要领相配合,合在一起集中体规向上的力量,顶劲虚领,颈项顺竖,含 胸拔背,形成纲举目张之势,从而提挈全身。从生理上讲,这是非常正确的姿势,可使颈椎中的神经中枢,延髓及脊椎中的脊髓不受压迫,保证通过不受挤压,畅通 无阻。
  “两膀松”之膀字,《说文解字》析为胁也,即腋下肋骨所在部分。而《辞海》注为:“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所以“两膀松”者,除沉肩垂肘、松开两臂 外,尚须约束调整舒松胁部,顺背、顺肋、顺肩、顺项松开,乃可蓄势待发。这比单纯的沉肩垂肘要全面得多,在内涵上也更确切一些。正如陈鑫所言:“肩膊头骨 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时,心说已开,究竟未开。必攻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曲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 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由上可知,“顺项贯顶两膀松”句即寓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松膀(肩)沉肘等义,这是十分明显的。虚领顶劲为上,能领则顶头悬,神贯顶而维系于天;尾闾 中正为下,能吊裆则尾舵稳,气注海底而连接于地。头顶与尾椎(骶)骨互逆相撑,伸展贯注,则上下一气,有如冲天接地之意。通体准直,以竖其路线,纲举目 张,而提挈全身,如此周身皆活,而致“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束烈”“胃音”二词之义,拳家注释纷杂。孟乃昌注:“‘束烈’略费解,聚集收束之意,‘烈’,火盛或浓烈之意。合二字为聚集温热之意,应指气之汇聚 于丹田。‘束烈下气’为气沉丹田。”又认为:“‘胃音’即胃部周围,指心胸部,并及于腹部。”沈寿老师注曰:“‘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解。 以上‘束烈’‘胃音’ 肯定因辗转传抄而产生的讹错。”而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更有拳家认为:“‘束烈下气’是收束暴烈的意气,使得心安体舒,气沉丹 田,松腰坐胯,撑裆以取其势。而‘胃音开劲两捶争’的意义是丹田哼哈二气发劲,以助两手出拳的猛锐。”由此可见“束烈下气”为气沉丹田是其共识,而“胃音 开劲”则因各自表述而混乱。
        笔者支持沈寿老师“‘束烈’‘胃音’可能因辗转传抄而产生讹错”的说法。窃疑“烈”为“肋”之讹,“束烈”是为“束肋”,即是含(涵)胸拔背。《素问 ·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使人联想到哺乳动物背朝天,腹朝地的形象,当人一直立,人身阴阳之划分增加了多维阴阳的交叉,此时 胸背为胸腔之前后,由前肋和后肋构护。胸在前,为阳为实,实宜虚之,故“束前肋”,使胸含而吞,而致虚胸虚心。背在后,为阴为虚,虚则实之,故“束后 肋”,使背拔而吐,而致“动牵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可见“束”为约束调整之义,“束肋”的结果,致使“涵胸拔背落自然”,内气则自然而下,而气沉丹 田。此谓“束肋下气”。故所谓“束肋下气”是“含胸拔背而致气沉丹田”,并且着重指“含胸拔背”而非仅仅指“气沉丹田”。须防止孤立片面理解。所谓“把裆 撑”,就是敛臀裹裆。即在气沉丹田的前提下,尽量放松臀部肌肉,轻轻使臀部向外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就像把骨盆包起来,骶骨根亦同时向前托起 丹田,由下而前而上“裹裆舁腹”,而致“裆间撑开半月圆”。故曰:“束肋下气把裆撑。”
  而“胃音”之“胃”,窃疑系胸字古异写“胸”之误,“胃音”即为“胸音”,则可解也。“音”,《左传·文公十七年》注:“音,所休荫之处,古字同音。 皆相假借。”如“鹿死不择音”。可见“音”即“荫”之假借,作处、部位等解。故“胃音”即“胸音”,即“胸荫”,亦即胸部。
  “开劲”,陈公炎林解为:“见人则开,即见人劲来即化开之谓也。开劲乃方劲,而有开展之意,用以达入人之内门。……开敌适当程度,恰到好处时,当即发 之。……艺高者,往往故意自开其门,任敌进入,待彼深入,即乘机反攻。……开劲非仅化人,亦可发人,其发人含有棚意,故开后须即发,不发则失其机矣。” “胃(胸)音”与“开劲”之义两者结合,则“胃(胸)音开劲”之义自明。拔背开已胸门,以诱敌深入,拔背开敌之胸门,以化其来劲而引进落空。
  “束烈(肋)下气”和“胃(胸)音开劲”皆指胸背而言上。即通过两锁骨松沉,约束调整肋骨,致含胸舒胸,而使劲力利于在胸中运化;通过背肌向下舒松, 及两肩间脊骨的微提并略带往后上方拉起,致拔背顺背,而使劲力利于在脊背卷放。与下之两足足心涵虚,掌缘贴地,五指(趾)微微抓地,足踩涌泉相配合,形成 上下一股完整劲。两臂如弓,双捶急势,“含胸拔背落自落”;以足为根,以腰为枢纽,“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抖发而出,犹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故曰: “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五指”实为“五趾”,“上弯弓”即“两捶争”,前后两句互相呼应。形势神气呼之欲出。《太极拳体用全诀》之“弯弓 射虎如发矢,沉劲蓄气双拳使”,及《各势白话歌》之“怀抱双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句,可作此诀之备注。
  关于“弓”,陈、武两式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之说,两臂、两腿、脊椎形成五弓;沉肩、垂肘、坐腕,则两臂形成两弓;两腿的伸缩形成两弓,裹裆,护肫 而拔背含陶则脊椎形成一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之整体劲,能蓄能发,触之则旋转灵活,发劲则有根源,源动腰脊,劲起足根,通于脊背,形于手指,贯通一 气,滔滔不绝。而杨、吴,孙式太极拳则不持此说。如身躯则要立身中正,体之栋梁,厥唯脊椎,其自然准直,节节松沉,自上贯穿其下,“立如平洼”,“上下一 条线”,何弓之有?非要说弓,则似弓非弓弓非弓。



[正文]歌诀二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校勘]
  [寿本]“左宜右有”作“左右宜有”
  [诠释]
  此诀仍是发扬古典拳论之精神。[姚本]及[鑫本]之《太极拳图说》附录:“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即歌诀二。就是以歌诀为“经”,歌诀之释文 为“论”,对应适配成一体的。故有拳家认为,“经”“论”不能分割,“经”无“论”则不明,“论”无“经”则不通。“经”“论”适配,其义分明。
  举动轻灵神内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举动”,举手动足也。太极拳以动为用,而动之要旨在轻灵。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太极平准腰顶解》曰:“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吴 鉴泉说:“轻是轻虚,灵是灵敏。由轻灵而松沉,而粘黏连随,而后能灵敏,能不丢顶,故盘架时动作要求轻灵和缓,往复自如,自生松活之劲,粘黏之劲,故轻灵 是太极下手处。”可见轻灵是太极拳的特点,也是入门的主要途径。
  “神内敛”,即“精神极欲静,弥密葆藏精神”之谓。太极拳以修心养性、聚气敛神为主,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能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 相交,则全体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故太极拳鼓之舞之,放心之意,外驰之神,宜收敛于内,心神专一,聚气敛神,而不外散越。只有心 性与意静,才能无处不轻灵。所以凝神注意,亦是轻灵的先决。故曰:“举动轻灵神内敛。”
  莫教断续一气研(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 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此句之精义即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轻灵贯串,总须完整一气之谓。太极之贯串,即出入运行,关节顺合,气血通畅,意无间断,劲无滞 涩,虚实相涵,阴阳渗透,处处融通,着着连贯“太极随处见圆光”。拳式开始,由一举动以至无穷式法,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而无丝毫重滞、迟涩、间断参于式 间。时时虚灵内合,运化柔润,依随自由;处处松净顺舒,变易自然,圆活机变;式式联络呼应,意气相连,绵绵不断。轻灵而至“自忘其身,飘然为凌云之游”; 贯串而至“妙手一着一太极”。其内之与外,心意之统帅,劲力之潜行,真气之鼓荡,极小之转关,内外不见之折迭,都体现圆(包括弧)的意味。不可有丝毫缺 陷、凸凹、断续,而有违太极拳轻灵贯串,浑厚圆融之义。
  太极拳性本浑圆,以圆为体。形神劲气,非圆满不灵。能圆满财活,圆而不满则凹,满而不圆则凸。凹生匾丢,凸生顶抗,终生断续,是为缺陷,即是病手,其 病在过与不及。过与不及,皆非真圆,即非圆满。太极拳不圆满,则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惟绵绵不断,环而无间,周而 复始,轻灵贯串,浑雄圆满,方能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故曰:“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太极拳“命意源头在腰隙”,“腰脊为第一主宰”。所以太极拳源动腰脊,以腰为枢纽,以手足为形相,四体百骸九节无不随腰眼(肾)虚实变换而转换虚实。在内 为两腰(肾)(右肾者,玉堂也;左肾者,命门也)。在外为动作,以腰肾之左右虚实变换为主,转换自然,而左右两手、两足,或左手右足,或右足左手,皆随腰 虚实变转,圆转自如,处处总腰一虚实。倘若腰之虚实分析合乎气机,则手足之虚实变易,随曲就伸,相吸相系,无不相宜。故曰:“左宜右有虚实处。”
  意上寓下后天还(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太极拳“八门五步”,概举其要,尽在“上下、前后、左右”之空间。六合之间,仰俯相倾,前后相撑,左顾右盼,相反相成,其太极辩证之义,虚实转换,阴 阳变化之理,皆涵括于“仰之弥高,俯之弥低;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后撑;上下左右相吸相系”。这是太极拳体用之攻守法 则。
  太极拳之体用,无非是阴阳虚实相对待之法。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有虚必有实,有实必有虚。阴阳变无定,虚实化无穷。“意上寓下”仅是其中一对待。 太极拳掷人之时已有掀上之意,而挫下之意已在其中。犹“若将物掀起”,须要顾及“其根”,引之向上,然后用往返折迭之劲挫之,“斯其根自断”,从而达到拔 根之效果,彼无根“乃坏之速”,易跌出而无疑矣。若彼意欲攻我上,我顺应以上而留意于下,下有根,自然坚如磐陀,稳如泰岱。“意上寓下”即“有上即有 下”,其理明,则“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之理自明,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太极有先天后天之说。先天,是指人体在母腹一段而言,就是在胎胞里,未见天之先的意思。人在母腹,一点真息和灵性,绵绵柔柔,混混沌沌的境界,易曰无 极,道曰先天。出生以后就为后天,动静已分,神气分离各得其用而日遭损耗。太极拳为练后天补先天之术,使精神合一,重返先天,即“专气致柔能婴儿”。故 曰:“后天还。”



[正文]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静分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校勘]
  抄本《太极拳真诠》“内功”作“内丹”。
  [诠释]
  丹田者,乃调整呼吸、固精健肾、培养精气、调理精气神之处,是精气神三妙品聚凝伏结成丹之舍,赤子之府,五气之源,人之灵根,即性命之根。亦为太极拳和合阴阳之门户,内功之源泉。
  丹田之形态学定位,诸家说法不一。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里提出丹田有上、中、下之分,眉间为上丹田,心下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后代根据 精气神谁为主导,其具体定位更见纷纭。如两眉间印堂、祖窍穴及头顶百会为上丹田。亦有指脑中泥丸内,鼻准至额颅间为上丹田。称其为“乾顶” “天谷”,“内院” “玄关”等。为炼神还虚之舍,故亦称神舍。两乳之间膻中为中丹田,亦有指膻中至脐间为中丹田,为炼气化神之舍,故亦称气府。脐神厥穴,脐下一寸五分(同身 寸)气海穴,脐下三寸关元穴,甚至中极穴、会阴穴均曾被认为下丹田,亦有指脐下小腹至会阴之间为下丹田,为炼精化气之舍,故亦称精室。上、中、下三丹田 中,精气神各有所主,而又可以相互转化。究其本源,无非是真一之气的不同转化形式而已。此外尚有空间丹田说,即把人之空间,分成前、后、顶、底四丹田。脐 下关元内部及其周围为前丹田,系后天精气归藏之处;腰间命门之域为后丹田,系先天精气寓寄之处;海底会阴之域为底丹田,系人气天气相交之处;海底会阴之域 为底丹田,系真气生化、人气地气相接之处。
  而太极拳学通常的见解,多以关元穴内部及其周围为丹田。如顾留馨说“丹田即是腹部”。此亦为前丹田,腰是命门穴为后丹田。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命门据 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又说:“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统一,二以包一,是命门总主两肾,两 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水火之府,阴阳之宅,为动气所居。”而虞搏著《医学正传》说:“命门一穴,在脊中行第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夫两肾为真元之根 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藏而实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当以两肾总号命门。”此皆太极拳“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之依据。太极拳以腰为轴,命门在 腰,寓寄全身之重心,亦寓寄肾间动气,其劲源动于腰,其真气亦由腰肾而发。故腰间命门为后丹田。向恺然说:“太极求丹田在两腰,绝无疑义。”前之丹田,为 元气所注之处,为气总机关;后之丹田,为精气之源,亦为劲发动之处。前后成贯注之势,而其鼓荡谐振之处在前后丹田之中,脐下三寸处,方圆四寸左右,中赤、 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法五行,故有五色。因是先后天精气生化归藏之处,故有名 藏精宫。被太极视为丹田而珍重之。
  丹田又名藏精宫。顾名思义,太极拳练功就有负阴抱阳,“拿住丹田练内功”之要求。即拳论所谓“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何为“拿住丹 田”?就是宽胸虚心,上则“无留横气于上”“束肋下气”由上而下,气沉丹田而“护肫”是谓“天覆”,下则“裆间撑开半月圆”尻道上提,龟尾升起,托起丹 田,由下向前向上,“裹裆舁腹”是谓“地载”,“天覆地载”则“拿住丹田”了。
  何为“内功”?姜容樵先生说,即道家所谓童子功者也。其注重内在呼吸、内在劲力及内在精气神的训练,就是那种以意领气的意气运动。何为“练内功”?重辑《内功经》篇可作参考。
  内功之传,脉络存真,循经用之,有益无损。
  顶领而平,肩平而顺,胸含而虚,背拔而正。
  足坚而稳,膝曲而伸,档撑而圃,肘垂而沉。
  舒胸顺背,敛臀坚膝,圆裆壮胯,活腰固肾。
  上提玉楼,下收尻道,龟尾升起,丹田炼神。
  气调而匀,劲松而紧,井池双穴,发劲循循。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丹田吐纳,潜转鼓腾。
  光聚天心,气下于海,内由丹田,气息归根。
  升有升路,肋骨齐撑,降有降所,俞口气吞。
  松焕悍萃,合劲钻坚,穿贴通透,虚实互渗。
  五气朝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力乃元垠。
  千变万化,不离阴阳,得其奥秘,收心离尘。
  然而太极拳内功之练另有其奥。《三十七心会论》曰:“腰脊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以后丹田腰脊命门为主宰,其着眼在劲;以前丹田关元为宾 辅,其着眼处在气。前后丹田成贯注之势,劲于气合,主于宾合,提挈全身,以劲为主,突显太极拳的武术功能及以动为用的运动形式,是动中求静的动功。以气为 辅,决定太极拳动中必须求静,以静为体,根于虚静“练内功”方可阶及“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神明境界。而太极拳是以老子“虚其心,实其腹” 为练养原则的,“虚心”即须“束肋”含胸,“实腹”则须气沉丹田。其模式如陈鑫所注:“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 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归丹田。益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气能沉丹田,则腹心松静,而后气能腾然;气能腾然则鼓荡,而后 意气换得灵。气之鼓荡,即为自然之深呼吸,吸气蓄为合,呼气开为放,一呼而气沉丹田,一吸而气贴脊背,开合鼓荡,活泼变化,气动身随,载沉载浮,忽隐忽 现。此即所谓“拿住丹田练内功”。
“哼哈”之谓,近世民间俗称佛寺门卫二金刚为哼哈二将。此即佛经所谓金刚力士,又称金神、金刚夜叉、密迹金刚等,执金杵以护卫佛法。据《封神演义》, 哼哈二将即郑伦、陈奇,学有奇术,兵战能分别以哼鼻、哈气取胜,武王伐纣战争中曾一哼一哈,彼此相拒,不分胜负。迨周灭商,姜子牙敕封郑伦、陈奇二人,镇 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之神。而太极拳用来喻丹田之阴阳二气。“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随丹田之动而无有不动,丹田静而无有不 静,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绵绵密密,幽幽微微,柔顺定聚,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人。调之不废,真气从生。内动导 外动,外动合内动,内气潜转,劲由内换,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功深,精气神三妙品凝合伏结成丹,此即太极浑元之劲也,亦即浑元气也。脐下,肾间动 气也。其如长江大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至用之时,气沉丹田,敛人脊骨,含蓄其劲,待之而动,力由脊发,哼哈作声,喷薄而出,则沛然而莫能御也。哼内气 为,吸,多用于引化,亦可为发;哈内气为呼,多用于拿发。逢敌则气凝聚于内,击敌则气勃发于外。于推手或散手间无意猝发,可使内气抒发,当有气畅之益,体 内脏腑则无屏压受伤之虞。且可使敌惊恐,神态受扰。 “惊则气散,恐则肾伤”,彼心气散乱,肾气乘戾,闻“声”丧胆,自必进退失据而难以攻守。同时发声有助于气沉丹田,可使内劲全部透出,无稍滞留,又使所发 之劲更大,威力倍增。丽彼心气既散于内,劲力又削弱于外,自当闻声披靡。此即拳论之所谓“气能人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至 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班侯、少侯当年凭此丹田哼哈二气,“比手时,一哼一哈,即时分输赢”。故曰:“哼哈二气妙无穷。”
  太极修为之动与静,本是因果显象而生,分别只相对概念。以静为体,以动为用;静则一气,潜如无极,静如山岳;静极生动,动若江河,气势如虹。此即所谓 “静生光芒,动则飞腾”,阳动以浑,阴静以成,动静浑然,太极象成。练拳行功,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尝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尝无动。 动静互根,动静相应,动静浑然,此太极之所以妙也。功至广深,合乎自然,功劲中和。内则斗心,外则一身,动静在心,分合在形。动之则分,分阴分阳,两仪立 焉;静之则合,合太极矣,动静混沌,阴阳变化,无不自如。虚实开合之义,动静分合之理,悉在其中。
  “屈伸就”即“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也。
  太极拳之贵重,全在中和。中和者,屈伸开合,神意相照,心肾相交,身体中定,手步规矩,劲气和顺,上下相随,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诚于中, 形于外”也。中以正其内,和以应其外。过与不及,皆为失中,失中则阳亢阴睽,精神不能团聚,内外不能如一。拳之屈伸开合,过劲为满而不圆则凸,病在顶抗; 不及为圆而不满则凹,患在瘪丢。顶抗则生断续,瘪丢则失依随,皆失粘连黏随之意。欲求不顶不丢,不即不离,则应随之而屈,就之而伸,屈伸有势,伸可成屈, 屈如伏虎,伸比腾龙,行止无迹,屈伸潜踪,随机应变,屈伸相继,毋过毋不及。即李亦畲《五字诀》之所谓“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 缩”。如敌来攻,我依顺引化而屈。屈者,弯曲也,合也,收也。如敌来攻不逞欲退,我随势拿发为伸。伸者,抻直也,展开也,放也。“劲以曲蓄;直以发放”屈 是规律,伸是变化,合乎规律,通晓变化,是太极拳法之精义。伸而不能随屈,谓之顶抗;屈而不能就伸,谓之瘪丢。谨记顶抗瘪丢四病而去之,功到屈伸相连,不 即不丢,粘连黏随,依归中和,太极方能“屈伸开合自由”。
  太极拳功擅弛张,用在屈伸。动分静合之机,屈蓄伸展之势,动静难分,机势相连。若能悟得“动分静合屈伸就”的道理,自能早得功境觉受而阶及神明。
      “缓应急随理贯通”即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之谓。敌急我以急应,敌缓我以缓随,以敌之缓急为缓急,不自作主张,自 为缓急,自能舍己从人,粘连黏随,以资动化应随。然欲求运化得当,应随相宜,则须先察散之动静机势。动分而静合,机微而势幽,若非松灵而功深,难以察之把 握。敌我争锋,劲之阴阳,刚柔、虚实、急缓,类别瞬息万变,而我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粘连黏随,舍己从人”应对之理则一,以此不变之理,以应敌之 万变,一以贯之,是谓“理惟一贯”,即“理贯通于一”。故曰:“缓应急随理贯通。”



【正文】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校勘】
  诸本均同。
  【诠释】
  太极拳“拿住丹田练内功”,丹田潜转,内气氤氲,劲力鼓荡,自尔腾虚,载沉载浮,轻灵贯串,圆融通透,灵活变幻,虚实无定,变化无穷,神明莫测,此即 所谓“忽隐忽现”。功至“忽隐忽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境界,则其行动方可虚灵不昧,清明在躬,屈伸开合自由,转关自然灵动,虚实转换,无不如意。而符 合“轻则伶(灵),伶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之太极约言也。
  “进则长”者,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之节略也。“进”者,前进也;“长”者,抻舒也;“退”者,退却也;“促”者, 逼迫也,局促困厄也。敌进我退,敌退我进,黏走相生,我顺人背,神活机变,粘连黏随。彼进手足而袭我,我不顶不抗渐引之以入,则其愈进愈觉我幽远难及,虽 劲力至尽头,犹不得逞,必愈见深入而陷恐慌。此为“进之则愈长”,即“进则长”。彼欲退却,我不离不弃,随势黏逼跟进,使彼觉如魍魉缠身,愈退愈不能走 化,越退形势越加严重,局促而困厄。此谓“退之则愈促”,即“退则促”。
  “进则长,退则促”之理明,细揣论理,推辨分明,“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之理自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之境地,充分显示了太极拳因势利导、粘连黏随之高妙。
  “一羽不加”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至道”即至为深奥之道理,及规律、方法等。“藏”者,蕴藏之所。羽与蝇虫皆为至细微之物,“不能加” “不能落”者,喻太极至诚之道,功入至静至虚之化境,皆有不昕不闻之感觉,极之灵敏,稍触即知,稍纵即逝。至轻如一羽,极微如蝇虫,均能不假思索,不烦拟 议,即松化虚净,而不能粘着其身而加着也,诚不期然而已然。故曰“一羽不加至道藏”。
  太极拳技旁门甚多,其拳架姿势虽各有异,大体上不外乎以强凌弱、以快制慢或以慢让快罢了。有力的打败无力的,手脚慢的输给手脚快的,皆无非是凭借人之 天赋自然之拙能拙力而已,而非因为学了松沉柔化,分虚实,明阴阳,舍己从人,粘连黏随,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太极拳至诚之遭,而“随手奏效”有所作为的关 系。这一类凭借“手快手慢”的拳术,“皆非似”,即都不是太极之正宗。其修为难离凡境,必无着落,难成正果。故日“手慢手快皆非似”。
  太极拳若能因势利导,粘连黏随,则有引进落空之妙,而千斤无所施用,此所谓“四两拨千斤”也。以“四两”轻微之力量,而“拨千斤”之巨劲,是非良(善)于乘机随势,粘连黏随,心牵意运,引进落空之运化而为功。故日“四两拨千运化良”。



【正文】歌诀五
  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捌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校勘】
  (1)【唐本】(唐豪著《太极拳与内空拳》)“探捌肘靠斜角成”作“探……”当系误植。
  (2)【赵本】作“歌诀六”。
  【诠释】
  王宗岳《太极拳释名》日:“太极拳,……,又名十三势。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探、捌、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搠、捋、挤、按,即坎、 离、震、兑,正四方也;探、捌、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 言之,日十三势也。”由此可知“十三势”的提法,是掤、捋、挤、按、探、捌、肘、靠八门手法,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八五之和的总称。
  在太极拳的理论体系中,八门手法及五种步法,往往与我国哲学中的阴阳、四象、五行、八卦相类比,而每一门手法,每一种步法又比附联系一种卦象,一个方 位。故太极拳有怀藏(抱)八卦,足跳(跴)五行之说。手步八五,故名之曰“八门五步”。八门之手法,拥、捋、挤、按系四正之手,探、捌、肘、靠成四隅之 手。故曰“拥捋挤按四方正,探捌肘靠斜角成”。合隅正之手,得门位八卦。故曰:“乾坤震兑乃八卦”。须知作七言之诗,“乾坤震兑”乃“乾坤坎离巽震兑艮” 之节略也。以身分步,步应五行,五行在意。故日“进退顾盼定五行”。
  太极拳八门五步对应八卦五行,主要有三种形式,简单列表如右。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的类比都无法体现出太极拳手法、步法的阴阳、虚实、动静等的丰富、多样和千变万化。全体大杂烩的类比既没有意义,也是错的。所以在《易经》为理论基础,以八卦五行比附太极拳八门五步时,不可拘泥不化。




【正文】歌诀六(上)
  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校勘】
  (1)本篇采自【微本】。杨氏家藏古抄本题作《十三式歌》,【李本】题作《十三势行功歌》,【郝本】题作《十三势行工歌》,【图本】题作《太极十三势歌》,【孙本】题作《十三势歌诀》。
  (2)“十三总势”,【澄本】作“十三势来”,【徐本】作“十三势势”,杨氏家藏本作“十三总式”。
  (3)“莫轻视”,【郝本】【卞本】【祖本】(姚继祖著《武式太极拳全书》1999年2月山西科学出版社)作“莫轻识”。
  (4)“腰隙”,【澄本】【徐本】【王本】【董本】做“腰际”。
  【诠释】
  十三势者,即类比八卦、五行之拳势合称。八卦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手法,是谓“八门”。五行即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是谓“五步”。八门五步其数十三,故曰:十三势。
  八门手法,“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即手法不仅在手亦在心,心之一动,动则分阴阳,静则合太极,故八卦在胸中,即太极在心中,谓之怀抱八卦。心有太 极,捶自心出,拳随意发,起落有方,动转有位,则临阵用手,着变手变,神活机先,犹如常山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此手法之奥妙 也。
  而太极之步法,乃太极拳术之中流砥柱,言其重要,身步五分,步法熟而身法自明,乃进于得机得势之域。步法虽繁博,然由博返约,无非是进退顾盼定也。进 者前进,殚其力而勇往直前;退者后退,速其气而回转扶势;顾者体察,盼者照应,流连顾盼,相随呼应;定者中定,圆满浑圆,凝重中正,轻灵圆活,稳固厚重。 此步法之神奇也。
  手步八五,其理奥妙,其义深邃,练一手一步之中,将伊之性能,格物至善处,用之于敌,得之于心,虽一手一步亦能生生不已,何况八门五步乎。其阴阳、五 行、刚柔、虚实,灵妙变通,循环无端,往复不已,变化无穷。故八门五步,实即千手百步,又岂止千手百步耶!故此虽言狭义之十三势,并不可以以轻微细末之技 艺视之,是谓“莫轻视”。
  王宗岳《太极拳释名》曰:“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可见“十三势”不仅是指手步八五狭义之十三势,而是代指三十七势全盘整套之太极拳及其衍 生之系列,为广义之十三势。故曰“十三总势”。其道博大而精深;一举一动,均合科学化、精神化,小则强身祛病,御敌防侮,大则养气凝神。故曰:“十三总势 莫轻视”。
  “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者,空也,穴也,眼也。腰隙即腰眼,即腰肾,即命门穴,人之灵根。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命门居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以生 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又说:“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统二,二以包一,是命门总主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水 火之府,阴阳之宅,为动气所居。”而虞抟著《医学正传》说:“命门一穴,在脊中第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夫两肾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藏而实 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当以两肾总号命门。”此皆“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根据。太极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以心行气, 务沉着,而敛人脊骨,周流于六虚,深沉于丹田,倾注于腰隙。太极拳以腰为轴,命门之在腰,寓寄全身之重心,亦寓寄肾间先天精气,后天劲气。劲气源动鼓荡于 腰,其真气亦由腰而发。为意气总机关,亦为劲力之源头。朱熹《观书有感》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腰肾精气乃劲之源头活水。故曰:“命意 源头在腰隙”。
  【正文】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校勘】
  (1)“变转”,【刀本】作“变换”。
  (2)“留意”,【李本】作“留神”。
  (3)“少滞”,【李本】作“稍滞”,【郝本】【卞本】【万本】【图本】【祖本】作“稍痴”,【王本】作“少痴”。
  【诠释】
  虚实者,变化之消息,转换之机枢,谋略之法则,胜负之拳权,太极之本然。杨公澄甫说:“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董公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 “练拳与对敌,总不离一虚一实,虚能实,实又能虚,人不知我,妙在其中矣。全部太极之精华奥妙,尽在虚实二字之运用。”爱有“虚实刚柔之谓拳”之说。由此 可见虚实范畴的体现是太极拳术的基本点。不谙虚实,就等于不懂太极拳。
  太极拳着着势势皆循圆运动,故动静不同时,阴阳无定位,虚实常变换。虚实变换,在外为动作,有重心之变换,以腰隙之虚实变换为主;在内为心意,作意转 换自然,而周身圆转自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阴阳相贯,虚实相涵,如环无端。其屈伸开合,内之与外,究之周身,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五脏六腑九窍三 百六十节,无一处不分虚实,虚实中可再分虚实。功夫越深,能分之虚实部位越多,能分之虚实越细,无穷无尽。此即拳论所谓“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 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太极拳运动就是虚实运动,故曰:“变转虚实须留意。”
  太极拳是使自身整个身心与宇宙融为一体的修炼方式,其旨在宁定松静自然。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于人体,心静则天机活泼,身静则浩气流行。天机活泼 则神灵现,浩气流行则真阳生,太极功夫方可阶及神明。功臻神明,则内外明调,气脉通畅,和气周匝一身,此即是无痴缓,亦是无阻滞。故曰:“气遍身躯不少 滞”。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是为注。
      【正文】
  静中触动动犹静,应敌变化示神奇。
  【校勘】
  “示神奇”,【李本】【郝本】 【卞本】作“是神奇”。
  【诠释】
  触者,触发也,静触而动发,斯为静中寓动机也。“静水流深”,定静似静而非静(寂静),其中气势腾挪,时刻准备着转为由外而内、由假而真的更高级的 动,此为“静之萌化”,是为真动,即所谓“静中动是谓真动”。动极而静,由动归静,此谓“动之复归”,是谓真静,即所谓“动中静是谓真静”。
  太极拳以静为旨,以静为贵,由静而起,生动而炼,归静而养,修炼在其中,此为太极修炼之不二法门。静之与动,主静慎动之体,慎动主静之用,静中以求得 动之机变,动中以求得静之应随,动中处静,静中寓动,相连不断,循环不息。练拳行功,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尝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尚 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一源,体用一道,静则为心,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功夫既深,心地明彻,泰然自适,而臻物我 俱忘之境,则静至极矣。静极生动,是为真动。真动则真气磅礴,行气如虹,如是阶及神明,庶可称为大成矣。其时,辩证动静,运化刚柔,调和神气,任意所之, 无往不可,静则浑然一气,潜如无极;动则灵活敏捷,变幻莫测,如天娇神龙,有见首不见尾之妙。猝然临敌,能视敌之形势而应随变化,敌虽顽强,亦不能御也。 故曰:“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应敌变化示神奇’也。”是为注。



【正文】歌诀六(中)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校勘]
  (1)“存心揆用意”,[微本]作“揆心须用意”;[万本]作“存心须用意”;[李本]作“存心拨用意”,系误植;[图本]作“留心揆用意”。
  (2)“不觉”,[孟本][邹本]作“全不”。
  [诠释]
  “势”即行拳应敌之招式,有虚实之变化,有动静之分合。动静开合,虚实转换,相连不断,生生不息,是谓“势势”。势以应敌,瞬息万变,不容须臾分心, 故须存专一不杂之心,聚精会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致用。“揆”者,审势察度之谓。审敌之势,度己之为,逐势逐动,一手一式,无不“每着全在心胸”,是 谓“用意”。用意在身,动静分合摩荡,虚实变转神会,真积力久,功夫既深,阶及神明,则百骸筋节白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捶自心出,拳随意发,心气一 动,屈伸开合,无不从心所欲听自由,太极功夫自臻豁然贯通之神明境界。此皆“势势存心揆用意”之妙处。然此豁然贯通之境界,非持之以恒、勤学苦练而不能 得,即所谓“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故曰“得来不觉费功夫”。有别本作“得来全不费功夫”,似反其意,实则一致。朝悟心内,夕会身中,积累之久, 总有融会贯通之时。一旦豁然,自然得悟,随手凑巧,从容中道,“得来”自可“全不费功夫”。
  沈子认为,若据古诗格律韵脚分析,“得来不觉费功夫”句,应置“势势存心揆用意”句之前。再据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 ‘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句,证明这两句上下是紧接相连的,故“得来……”句无疑在“势势……”句之上。是为注。
  [正文]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校勘]
  (1)“在腰间”,杨氏家藏本作“存腰间”。
  (2)“腹内”,[孟本]作“腹心”。
  (3)“松净”,[微本][董本][李本][少本][图本]作“松静”。
  [诠释]
  腰间,此处指腰脊。拳谚云:“腰如干,肢如枝,腰微动,枝自动;腰不动,枝乱动,无用功,一场空。”《十三势行功心解》:“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气为旗,腰为纛。”《心会论》说:“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由此可见人体之枢纽,腰脊为全体之主宰。故须“刻刻留心”,即意 注也,非意守也。意注则活,意守则滞。如何意注?陈鑫说:“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不悖 行。”
  此“刻刻留心在腰间”句,与前之“命意源头在腰隙”句密切关联,内外相合。因为“命意源头在腰隙”,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间”,既是因果,又是呼应,一再强调,更突显太极腰之重要。
  “腹内”一作“腹心”,系润改,指丹田而非指“腹和心”。但又一语双关,与心神有联系。“腹松净”一作“腹松静”,以“腹松净”为是。松者,涵虚柔顺 而舒展也;净者,透空而纯粹也。太极拳“涵胸拔背落自然”,腹松则气沉丹田,而致蓄气充盈而腾然;腹净则内气纯粹而鼓荡。气能腾然鼓荡,则意气换得灵,则 气遍身躯不少滞而敛人脊骨。气敛入骨以通神而精神焕发。故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也。”
[正文]
  尾阊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校勘]
  (1)“中正”,[李本][郝本]作“正中”。
  (2)“神贯顶”,杨氏家藏本作“神冠顶”。
  [诠释]
  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有众水流归大海之意,寓意甚深。尾闾位于躯骶骨端,故又名尾骶骨,与脊椎骨有联带关系,为转动元气升降之要道。督脉之 长强穴正在尾闾部,为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系足少阴、少阳之会。在太极行功中,形体上尾闾如舵,又如推进器。身欲向何方,尾闾即从后对向何方,尾闾中 正,则立身中正,故须“尾闾中正”。如何做到中正?郝少如说:“尾闾正中须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所谓尾闾正中即脊骨根向前也。”而孟 乃昌先生则解释得更为具体:“首先要尾尖前移二寸但用意可远至尺丈,尾闾骨向前,从而起到由曲至‘直’的拉长效果,起到向上托的作用。”从广义整体看,此 即太极拳“裹裆”“敛臀”或叫“护臀”的技术规范。从狭义局部看,此即“吊裆”,谓“尻道上提”或“提肛、缩股道”,为会阴处虚虚向上吸提,适度地收缩会 阴底肌和**括约肌。配合顶劲、松腰、落胯、圆裆等要义,就能使尾闾的舵向作用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尾闾中正”和“立身中正”,亦因此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灵 活性和背脊的弹性,同时也相对降低了身体的重心,促进下盘稳固,有利于动作的平衡和蓄、引、拿、化、发的稳健。
  向恺然极言尾闾中正之义:“无论练拳推手,皆须注意尾阊和脊梁,所有动作胥发源于此。脊梁须中正,不偏不倚。因动作必须从尾闾发端,方足以令身体运动 四肢,不是四肢运动身体。尾闾有圆圈,则各部的圆圈能黏能走。如尾闾不起作用,各部的圆圈也都失了黏走之效。练太极不久的人,骤闻此语,必生疑惑,但依此 练习若干年,自有恍然大悟之时。倘教授之人,不让学者于此等处注意,再天资聪颖又能下苦功的人,或有自行领悟之一日,否则将终生不知其所以然。”
  “顶头悬”即“提顶”,或称“虚领顶劲”。太极拳要求“心平、眼平、顶平、肩平”。心平则气正,眼平则意正,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顶头悬的要求, 就是通过“心、眼、顶、肩”的顺序,在其四平的基础上,头顶百会穴虚虚领起,若有若无,如临虚空而神贯于顶,处于勿忘勿助之虚悬状态。
  头为百脉之宗,诸阳之首,位居至高清虚之地,内藏脑髓,乃系元神之府,周身之主,全身之纲领,五官百骸莫不本此为向背。百会朝天,天门洞开,此方寸之 地的虚领,可提纲挈领竖路线,而致元神“天根月窟常来往”,机气通畅,浩气流行,达到练气化神之成功。正如陈鑫所说:“周身精神全系于顶,故顶劲起来,是 在似有似无之间。”自可免除太极拳板滞之病。正如诗之歌咏“一片灵机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和”。
  “顶头悬”为上,能悬则顶劲虚领,神贯顶而维系于天;尾闾中正为下,能吊裆则尾舵稳,气注海底而联接于地。头顶与尾骶骨互逆相撑,伸展贯注,则上下一 气,有如冲天接地之意。通体准直,以竖其路线,纲举目张,而提挈全身。如此,上下一线,轻灵贯串,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通三关,自然得路,而周身皆活。 故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是为注。
  [正文]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校勘]
  (1)杨氏家藏本“屈伸”作“屈身”。
  (2)别本“听自由”作“任自由”。
  [诠释]
  “仔细”,周密、细致、详切之谓。“留心”,留意,关心之谓。
  “向推求”,向,面对,指对前所阐述之十三势之基本要点、法则及原理。太极十三势之体用,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屈伸、开合,灵妙变通,循环无端, 往复不已,变化无穷,其理奥妙,其义深邃,博大而精深,应“莫轻视”而须周密考究,仔细推敲,详切求学之。故曰“仔细留心向推求”。
  而太极拳求学之终极目标,乃“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屈者,弯曲也,合也,收也;伸者,舒抻也,开也,放也;开者,阳刚以化人也,合者,阴柔以自守也。 屈伸者外也,开合者内外兼具也,外尽屈伸之象,内尽开合之理,指劲气运用和走向。陈鑫说:“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屈伸往来,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 合与一虚一实已耳。”李亦畲《五字诀》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又说:“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 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收则存于方寸(丹田)之中,放则弥 于六合之内。听自由者,听凭自然也,即“拳法贵天生”,之谓,“天生”即天然,自然。此处作“自由”,皆因诗之押韵关系。
  《老子》云:“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太极拳无为之修,顺应天道,其功擅开合,用在屈伸,修为在自然。自然既立,则阴阳生,变化出, 形势具,神气备矣。形势练之成拳,神气练之得道,屈伸之有动作,开合之有运会;屈伸开合,神意相照,随曲就伸,开合相连,屈伸潜踪,开合无迹,功夫自然而 修,功力自然而长,功法自然而生,功境自然而得。故曰“屈伸开合听自由”。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以气运身,务顺逐,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是为注。
[正文]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校勘]
  
  (1)“引路”,[万本]作“道路”。
  (2)“功夫”,[姚本][微本][炎本][图本]作“工夫”。[李本]作“工用”。[郝本][祖本]作“功用”。
  (3)“法自修”,[姚本][微本][董本][李本][少本][祖本]作“法自休”。
  
  [诠释]
  
  溯流达源,太极拳乃出于无为而出乎自然之修为,故第一个修炼之人“大道全凭静中得”,绝无师之承传可言。然其毕竟是偏于实践性的学科,是积累式的功能 性修为。无数前辈为走通这条崎岖曲折的道路,在漫长的岁月中,付出了沉重的,甚至无可弥补的代价,时至今日,再无必要披荆斩棘,重蹈荒原,重复前人的道 路。同时由于太极拳的实践性、积累性和功能性,故决定了其承传上不可避免地需要传法之具体灵活及阶段之有效保密。为此历代传法,不得已而崇尚师徒授受,而 以读书为辅,尤其是初学。若以书为师,书难尽言,言难尽意,法难尽陈,难以达变,若遇疑难,多致延误。何况伪书遍地,杂说林立,牵强附会,讹言误人,因此 还是得求得道之明师。“师父领进门”,以端正功行,加持劲力,开窍导脉,融通精神,以免误人歧偏,防患于未然。故曰“入门引路须口授”。
  炼修太极拳,是一个改造弱化后天、开发强化先天的过程。其中玄奥深藏,学无止境,它需要聪颖的领悟力与敏锐的理解力,更需要累月长年浸淫拳经,默识拳 法,揣摩拳功,坚持勤恒礼诚,努力进取,方能“真积力久”,由入门而登堂人室,登堂犹浅,人室为深,才能对拳理、拳论、拳法、拳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认 识、掌握和继承,了解它的渊源、理论、特长和弱点,掌握练法、技法及运用和改造的能力,才能达到通晓拳理、见解通达、触类旁通,通权达变的“神明通会”境 界。故曰“功夫无息法自修”。
  陈鑫说:“每—势,往往数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经现身说法,甚觉容易。所难者功夫,所尤难者,长久工夫。谚有曰:拳打万遍,神理自现,信然。”适可为此二句之注。
  [正文]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校勘]
  
  “意气君来骨肉臣”[刘本](《大极拳架与推手》刘晚苍、刘石樵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作“意气均来骨肉沉”。
  
  [诠释]
  
  “体用”,“体”即本质,本体,基础;“用”即运用,应用,使用。原指事物的性质与作用,这里借指支配与被支配的主从关系。‘君、臣”与“体、用”只 是同—意思之两种比喻。若问体用两者那一样起主导作用而作为准则呢?自当以内在之精神“意气”为主宰(君),而以外在之形体“骨肉”为辅佐(臣)。前后两 句一问—答。沈寿老师指出,或许为了反封建,有拳家将“意气君来骨肉臣”改为“意气均来骨肉沉”,一改之下,答非所问,且词义牵强。若连古籍上以“君、 臣”作比喻的都要改掉,那真是改不胜改了。这种改法显然是不足为训的。
  盂乃昌先生指出,此处之“意气用事”绝非贬义,“意气为君”之说,应是太极理论早期的提法,太极拳等内家拳一向强调“意气”,以有别于外家拳。清初蒲 松龄《聊斋志异·武技》有:“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作为与少林较量一方,在此“意气”已作贬义而用。而后又曷可以为君?故必先此有“意气为君” 之说,而不在此后。适至清中叶以后,提出“心为令,气为旗”,“心在先”,以取代“意气君来”之说。由此可以断言,持“意气君来”之十三势歌,及其歌中后 文“益寿延年不老春”之提法,并非是近代武器或火器引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日益式微之后提出来的,而较此要早数百年。故近人张士一等认为此歌作于王宗岳太 极拳论之前。而唐豪则认为“十三势之后学于黄河之南,复得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打手歌,益以已作十三势功歌,此舞阳盐店谱之内容也”。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即是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为注。
  [正文]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校勘]“详推”[澄本][姚本][孙本][微本][徐本][董本][炎本]作“想推”。
  [诠释]“详推”,详细地推敲。
  黄帝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明代著名医家章潢认为,人身与天地同重,除却此生,圣人所说之修身立命、存心养性以至参赞天地之化育,一 切无从谈起。所以太极“详推用意”,必究养生。因为养生是大道,是“体”,即内在因素;技击是小道,是“用”,即外在因素。“体”是本质,是潜在的条件; “用”是发挥,是机缘际会。“有体而无用”或“有用而无体”都不能成事。所以太极拳家必须注重“体用”结合,“体用”一致,也就是练养结合,技击观和养生 观高度—致。然而“小道”必须服从“大道”,技击必须服从养生,这是因为太极技击源于养生,仅仅是养生的延续和延伸,又最终归结为养生,所以养生是技击的 发源和归宿,是太极的基础、本质和生命,此歌反复发问,步步深入,由“须留意”,而“存心揆用意”,而“刻刻留心”,而“意气君来”,在肯定了以内练精神 意气为主的基础上,进而设问“详推用意终何在”?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终极目标。此非苟延残喘,而是体魄健壮、神气充沛之‘不老 春”。文章结语与开篇相互呼应,全篇理法一脉贯通。文章至此结束,嘎然而止,七言二十句,计—百四十字。故有下文“歌兮歌兮百卌字”之赞美诗。
  查《太极拳论》篇末有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这段注文可能是后人根据此歌之最后两句歌诀精神,加以润饰所加的。一百多年来,太极拳循着这个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
  [正文]歌兮歌兮百卌字,字字真切义无遗。
  
  [校勘]
  
  (1)“百册字”[澄本][孙本][董本][图本][王本]作“百四十”。
  (2)“义无遗”[郝本][李本][祖本]作“义无疑”,[澄本][万本][孙本]作“意无遗”。
  
  [诠释]
  
  歌诀此二句以上恰好为二十句一百四十字,故曰:“歌兮歌兮百册字”。姗,音细(xi),《说文》:“数名,亦直为‘四十’字。”《字汇补》:“四十并也。”即四十之合体字。
  “百册字”,今本多改作“百四十”,皆为免破格而删“字”字。如此模棱顿生,此歌究竟是百四十首、百四十句,抑或百四十字呢?“字”字是断不可省的。
  《十三势歌》字字切实,“并无一字敷衍陪衬”。知无不尽言,言无不尽义,句句切中要窍。大法悉备,大义要略,无一遗漏。故曰“字字真切义无遗”。
  [正文]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校勘]“贻叹息”[李本lt郝本]作“遗叹惜”,[祖本]作“遗叹息”,一作“贻太息”。
  
  [诠释]
  
  贻,音遗(yí),遗留,此处音义皆同。
  歌诀以恳切之语言,剀切之劝导,殷切希望后学获得真诀好用功,向此仔细推敲,详切求学,俾免“枉费工夫”,而为日后遗留下无穷之叹息。
  自“歌兮歌兮百卌字”至“枉费工夫贻叹息”最后四句,分明是一首赞美诗。缘古代太极拳巨擘皆深明大义、自知之明之人,绝无可能自吹自擂“字字真切义无 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若果真如此,则真该让人“贻叹息”了。故可断言,二十四句本是两篇诗文,而不是一篇,后篇四句绝非王宗岳原 著,应为歌诀在传抄中后贤补写之夹注,而串人正文。如此方可体现“三切”(恳切、剀切、殷切)而避狂妄。




[正文]歌诀七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校勘]
  (1)“歌诀七”[寿本]、[邹本]作“歌诀六”, [赵本]作“歌诀五”。
  (2)“开展”[唐本](唐豪、顾留馨编著《太极拳研究》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作“门展”,系误植。
  [诠释]
  太极拳之运动,惟刚与柔,其为用无非气与势而已。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观轻和,柔势也。势之柔者,善随机而变,随势而化,随形而 体,随神而应;势之刚者,善随机而催,随势而乘,随心而用,随神而谋,各擅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