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属于武术范畴,具有武术的基本属性。虽然它有独特的技击方法,但在武术的大前提下,共性远远大于特性,因而,太极拳不排斥任何必要的武术基本功法。太极拳架(亦称拳套)是什么? 练习拳架,习惯上称作“走架”。拳架,由一个个拳势组合而成。无论哪一流派太极拳,不在于拳架套路的多少,而在于拳架习练方法是否合乎拳理。以技击为目的太极拳修炼初期,本无拳架套路可言,只强调单势训练法,套路是随着时代发展、太极拳功能的衍变而产生的。武禹襄(1812年一1880年)所创之武派(式)太极拳有“学会一个懒扎衣,可以走遍天”之说。郝为真(1849年一1920年)师从李亦畲(1832年一1892年)学拳,至夜深时,便走“懒扎衣”势,左右交替,循环往复,回转家门。他于晚年感叹道:“学拳近一生,就会一势懒扎衣。”可见单势训练的重要性。
太极推手是什么?
推手,永年旧称“打手”,本文依然沿用“打手”称谓。打手是走架训练的补充、继续与深化。“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走架是同无形的人进行打手,打手是同有形的人进行走架。两者心态须保持一致,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姚继祖(1917年一1998年)曾说“推手是进行太极拳技击技能实战训练的一种形式,是学习太极拳法以致应用的中间途径”。它与实战有相当的距离,仅是提高太极拳技击功夫的一种主要手段。脱离开程式束缚的打手应与单势练习结合进行,郝月如(1877年一1935年)总结出“操手十五法”,谨录于下:
一、以手指敌人中心,手不能用,肩肘指之,肩肘不能用,心意指之。
二、遇刚则柔,而刚要紧在其后。
三、进手时要用螺旋力,静动不离粘连黏随,追风赶月之意。
四、彼螺旋,我亦螺旋而进之;进时须垫步。
五、不得已而退时,须用己手掩护敌手,整身则退之为要,所谓“雀跃”也。
六、两手用力要平均,如抱球状;不可此手有力,彼手无力。
七、如甲手势失败时,则须快进乙手为佳。
八、敌手击来时,不必惧他;只须顺其势,借其力而击之。
九、顺敌劲之梢节,直到敌之中节,进击敌之根节要紧。
十、动手时,务以周身成一家为要,不可用局部力。
十一、敌人取我之中节时,须用全体变中以应之。
十二、手不得到敌之根节时,不可发;周身圆动力打去。
十三、全身动作,时时以划圆圈为主,然圈越小越佳。
十四、手腕要灵活,如蛇吸食之状。
十五、腰间要灵活,如蛇缠物之形。
器械练习是什么?
器械练习是走架练习的辅助手段,用以加强提高拳势的功力水准。它是检验习者在手臂加长且负重的情况下,如何施展太极拳技法。剑术练巧,刀法走勇,杆术看气势。走架的一切要领同样适用于器械练习,即太极拳器械练习方法必须符合太极拳理法准则。
太极拳为何慢练?
慢练是太极拳技击术一种特有训练方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未必越慢越好,快慢节奏的掌握依自身功力而定。太极拳主张“打劲”不“打招”,慢练之目的就是体会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使自身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寻找机会,设法破坏对方的平衡状态。因而,拳势慢练是在悉心感悟自身劲力不断变化着的运行状态。
太极拳如何运气?
太极拳师法自然,不存在有意识的控制呼吸而使腹部充气如鼓、青筋突暴等。它无须意念导引,自会与拳势的收放、劲力的化发相协调。
太极拳如何制敌?
太极拳术讲究以巧制胜、以柔克刚,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虽然如此,也不是不需要强化力量与速度的训练,只强调纯柔,不进行力量与速度锻练是对太极拳的曲解。太极拳技击主张以尽可能小的力去制服对手,不直接与对手产生力与力的顶撞,也非消极躲避。采用迂回策略,于不丢不顶即粘连黏随的基础上化发制敌,正如武禹襄所言“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白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然而,要修炼出太极功夫并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实非易事。这不仅要有正确方法的引导,而且需要艰苦漫长的修炼过程,正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在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极少有人为此而付出。所以,太极拳似乎变成了只能健身表演的“舞术”,盖因太极功夫不易掌握且极难驾驭而少有人问津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