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儒家的未来价值,不当由其历史的功过着眼,而应从儒家在未来世界中其思想有无可以相配合处考虑。若未来的世界中,儒家并无所用,则今日不再需要讨论儒家能否复兴;反之,若是儒家可以在未来的世界发挥若干作用,则今日也不必将儒家埋葬。 今日的世界,已开了全球性文化的端倪。几个主要的文化体系,正在互相融合,凝铸成一个共同的人类文化体系。这一个新的体系中,至今以希伯来一希腊一基督教体系为主要成分。 中国、印度及伊斯兰教文化三大体系,尚未在今日的体系中提供相当的成分。若是希伯来一希腊一基督教的体系无严重缺失,则其他体系是否在未来也可以参加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将毋须多为焦虑;若是希伯来一希腊一基督教体系中确有其缺失,则其他体系能否为未来人类文化补足这些缺失,将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了。 目的性关怀的缺少 今日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一是心智活动以科技为主,二是经济生活以工业生产为主,三是社会一方面趋于高度的组织化,另一方面高度的个人化。 这三个层面,都强烈呈现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而缺少目的性的关怀。如此发展的方向,倒也不能全归之于希伯来一希腊一基督教体系的毛病。这一体系其实也曾有过目的性的关怀,但在这一系统的宗教成分萎缩之后,其目的性的关怀也随之消失。如果未来人类共同文化发展的方向,也循上述轨迹进展,则人类文化之目的何在,将很难有明白的交代。 为了补足这一缺失,我们更须在其他三大文化体系中寻求可以补救的成分。而儒家思想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儒家以成全仁为其终极的目的。仁的含义即是人性。能够完成人的意义,人即不再只是浑浑噩噩的只是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这一目标,如能做到,则人将不是单纯的生物体,人即是文化的本体了。人有了方向,人的决定始有其本末,则今日以手段与工具为念的现象自可得以更正。 兹以前述思想、经济与社会三方面,讨论儒家可以与未来人类文化补足之处。思想方面,未来的人类共同文化中,科学及由科学衍生的技术当是心智活动的主要场合。 在基督教教会力量强大时,欧洲的科学思想,囿于神学的约束,发展并不健全。近世以来,科学的追寻,却以浮士德精神,为了知识而寻求知识。这一种求知的热诚,原是人类心智活动中可贵的一部分,只是在科学的知识与发展技术的需求相结合以后,求知的动机遂不是十分单纯了。 然而,科技的发展,乃是为了人类生活的丰富与美好,则科技发展,仍可从目的性的关怀中求取肯定。欧美近世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唯寻找其依归,则人文本身应即是目的。 儒家将人的位置放在天地之中,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宇宙的意义,又不能摒弃人生。民胞物与,父天母地,即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契合的津梁,是以自然与人,无内也无外,由人的同情角度体念,则阳春白雪,大地呼吸,鱼跃鸢飞,绿满窗前,无处不是生机洋溢。生机,其实即由人性观照而来。 未来人类文化中,科技毋宁是主要环节之一,科技与人生意义不当是分离的两镢,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及印度文化,神的位置太高,人的位置太低。在这一点上,都不若儒家人文精神有统摄人生与科技的可能。 儒家的中和态度 未来人类共同文化中,工业生产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工业革命肇始西欧,至今则全球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普遍工业化的后果,人类战天斗地,夺取各种能源与资源,制成各种产品。 总体而言,人类的生活水平达到空前的方便与舒适。但从地球整个资源而言,则开采与使用愈为迅速,其消耗也加速地进行。今日各处都有保护环境的呼声,而资源消竭,也是极大的隐忧。 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均有强烈的战斗精神,转化于生产,即为加速度地消耗资源。印度文化,恬退而亲自然,其利用资源的态度又过分刻苦,成为另一极端。 儒家对于生产的态度,稍近中道,利用厚生,而不愿竭泽而渔。数罟不人洿池,斧斤以时人山林,都是有节制地利用资源。牛山濯濯的警惕,不仅在自然,也在人性。这一种中和的态度,或可推而广之,以针贬今日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的弊病。 今日人类社会,大致有重视群体及重视个体两大选择。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都以全体的利益为号召。个人主义的当今美国社会,国家及大企业也都在加强其组织化,于是个人虽有自由,而不能够在各种强大组织下发挥自由选择的自主权。公众传播工具,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个人能否自由地形成其独立的意见也大有疑问。 另一方面,为了抗拒各种群体与组织的压力,美国及西欧都有不少有心人,坚持个人的权利,甚至为任何行为辩护,以为社会不应侵犯个人的自主权。于是矫枉过正,行为不复有规范,风俗不必为准则。 同时,在国家与大企业之外,过去的邻里乡党,社区团体……都因为城市化及社会流动性增强,而逐渐丧失其中间团体的作用。个人既不能有中间团体担任强大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缓冲,又不能有中间团体凝聚散乱的个体,发挥其温煦的功能。个人遂不得不成为孤寂的人群中的一员,处处都是人,却人人不关心他人。 群体化与个性化 今日世界各处社会,大抵都已卷入这一群体化与个性化两极撕裂的过程中。未来的世纪,上述发展趋势,一时未必有自我矫正的机缘。为了未来人类共同文化开创一个新局面,今天即需有人思考如何重整群体与个体关系。 基督教文化本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基因,然而工业化社会的演变,却又加上了群体化的成分。印度文化重个人,伊斯兰教文化重教团,各趋一个极端。瞻望前景,未来人类文化或可由儒家文化寻取智慧的泉源,重新调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撕裂。 儒家文化的理想社会,由个人到天下,原是一级一级地扩大,一级一级地升高。个人并不因为是群体的一部分,而丧失了个体的自我。 是以,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其性质迥异于今日的主权国家,许多大型群体的功能,分别由各级的群体担过去了。个人遂不致有在庞大群体内丧失自我的危机。也许,类如儒家的理想,也可在未来人类文化出现,使个人与全体人类之间,有一系列的中间团体,既为保障个人的缓冲,又为个人参与群体的孔道。 未来的人类社会,必当趋向大同。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联,以至今日的联合国,世界性的团体仍未达成熟的境地。今日世界的经济组织都已错综复杂,再难切割为一个一个的自足单位。世界将定于一,已是无可置疑的趋向。呜呼?定于一则是大家都该思考的严肃课题。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发展统一普世国家的时间最早,内部的稳定性也胜于欧洲印度中东的各大普世国家。中国的历史有过美好的时候,也有过痛苦的时候。不论美好,抑或痛苦,中国建立普世国家及维系相应的文化体系,其经验颇可为缔造未来人类文化作借鉴。中国的经验,其实已浓缩为儒家文化。从这一角度着眼,儒家文化应当是未来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成分。 缔造一个属于人的世界 儒家在中国行之已久,其成绩也不能算十分令人满意。然而,以中国社会的总成绩言,自从西汉以来,两千余年,中国人遭受的内外战乱虽多,似乎仍比其他文化在同样两千余年中少受了一些部落战争,贵族族际战争……甚至宗教战争等种种苦难。 中国人遭逢灾荒,饥饿之苦也常常有之,但在大一统普世国家的结构下,移民就谷,或移粮发赈,无疑常常可相对地减轻饥饿之苦。中国的精耕细作,早就有其优良传统,地力不竭而产量颇高。 一般言之,由西汉到宋代,每一个人平均可摊到的粮食,长期保持上升曲线;中国成为饥饿之国,是在18世纪以后,而20世纪的苦难,则是人谋不臧之故。凡此业绩,表示儒家的中国,仍有其差强人意的成就。 更重要的一点,人类的理想与现实之际,必然会有差距。理想高远,未必都能实现,儒家在中国历史上也不能例外。然而,人类终须设定奋斗及努力的目标,则取法乎上,或能期及其中。 儒家的理想,是在人间缔造一个属于人的社会,给个人发展的机会,以个人的善累积为群体的善。人不必祈求神的国度在地上出现;人只是尽力成全人界,自强不息。 未来的世界,诸种排他性的宗教,必须学会共存。相对而言,信仰多元化之后,无论哪一个宗教的说服力都会相对地削弱。儒家在世界几个大文化传统中,排他性最小,开放性最强。儒家,加上早已与之相融的古代道家及大乘佛教,或能在众神颉颃的局面下,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共同场地。如此,儒家的转化当不是为了满足全世界中华后裔的精神需要而已。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